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电话:0318-7222172
传真:0318-7220988
手机:15931389977
QQ:274154449
联系人:焦虎星
市场部
王玲玲:13785866909
邢宏业:15203380988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屯里工业区

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长安鼓乐
2012-5-8

  

 

在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至今依然流传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长安鼓乐。

  长安鼓乐,也叫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吹乐等,是流行在西安市区及沿终南山一带长安、户县的一种民间大型吹打合奏乐,民间称为细乐,其乐社称细乐社或古乐社。与民俗相联系的称为香会、水会。

  长安鼓乐的源头始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

  据音乐史家考证,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宫廷的乐师流落民间,唐代燕乐也随之流传民间。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大气、庄重、高雅,曲目丰富,结构完整、曲调优美,具备宫廷音乐的特征,与一般的民间音乐大相径庭。

  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现今各长安鼓乐社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依然保留有明代的传本。有的音符,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唐乐谱相同。综观整个乐曲名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种曲牌,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

  自唐、宋已降,中国音乐许多音乐因素(律、调、曲、词、乐谱、乐器、结构、旋法等)都在这个古老乐种中留下了遗迹残痕,称长安鼓乐为我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杨荫浏在翻译南宋诗人、音乐家姜夔的乐谱时,遇到了难以翻译的符号。20世纪50年代,他到西安学习了长安鼓乐,终于将那些符号破译,在中国音乐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其他一些音乐家和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音乐时,均将长安鼓乐作为实证材料。在《辞海》(艺术分册)中,它是惟一被详尽介绍的中国古代音乐。

  有一段时期,国外专家学者曾经认为,研究中国唐代音乐,只有借助于日本的雅乐。从1954年以后,匈牙利、日本、意大利、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奥地利等国的专家学者,参观和聆听了长安鼓乐之后,毅然改变上述了观点。

  1983年,日本著名学者岸边成雄到中国访问回国后,来信说:“从西安鼓乐中,可以看到日本雅乐的用语。”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钟思第1986年3月专程来西安访问了鼓乐,说:“英国人过去只知道从日本雅乐中研究中国音乐,现在已把目标转向中国了。只是因为,知道西安有个鼓乐。”

  大唐古韵  清旷悠扬

 

  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间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

  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

  相传,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而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派中的一部分,因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形成俗派。

  僧派悠扬敞亮,道派平和闲雅,俗派热烈浓郁。但不论哪一种派,其演奏形式都是两种,即行乐和坐乐。行乐,顾名思义,即在行进中演奏,拌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小吊锣、铰子、供锣、手梆子、方匣子等打击乐器和笛、管、笙若干;用高把鼓的,又叫“高把子”,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又叫“乱八仙”,风格活泼悠扬。行乐有时还有“歌章”,内容与祈雨有关。 

  坐乐,顾名思义,是在室内围绕着桌案坐奏的,曲调是一种有固定结构的套曲,即“花鼓段坐乐全套”和“八拍鼓段坐乐全套”,坐乐常常是艺人们比赛技艺的场合,称为“斗乐”、“对垒”、“支桌子”、“摆开”,所以坐乐较为精致,手法亦甚多样。

  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叫“八拍坐乐”或“耍鼓段坐乐”,农村坐乐则叫“打扎子坐乐”。前者用笙、笛、管、双云锣,还曾用过筝、琵琶,打击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大镲、大饶、铰子、煽子、大锣、马锣、引锣、木梆子,编制约十二三人;农村坐乐或有若干乐器调整,依条件而定。有些地方农村的坐乐,吹奏乐器用到十几人以上,打击乐器更多,“川家伙”(鼓乐传统打击器)和“苏家伙”(从秦腔引进的打击器)用到几十人之多,造成神人震撼、山川荡气的宏大音响,风格亦因之不同于城市坐乐。

  尽管古代城内长安鼓乐社的成员多为生意人,但传统上鼓乐社非常清高,自娱自乐,不受雇于人,只给乐社及其家属的白事奏乐。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当年杨虎城陵墓从重庆迁回西安时,许多鼓乐社前往车站迎接。

  俗派因在农村,其活动受农业生产季节影响,一般在农闲时参加民俗性活动仪式,如祭年、迎神赛会、朝山进香、收获后庆贺丰收。

  僧、道派因经商的多,平时日落店铺打烊后,艺人们聚集到四合院自娱自乐。本社庙会期间,他们全体出动,竭尽全力,昼夜演奏,而不取分文。遇有其他鼓乐社庙会,它们也会热情的前往耍曲,烘托气氛。沿途他们吹吹打打,在市民面前展现他们的技艺。

  最热闹的当数阴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合六月中旬的城内西五台古会。期间,各鼓乐社纷纷前往演出,观众摩肩接踵。每年这两个时候,可以说成了鼓乐汇演。时常出现“同坛”(音),即斗乐、赛乐,两支鼓乐队你一曲我一段比赛,看谁演的曲目多,演得好。

  明清时期,鼓乐社甚为活跃。那时西安有庙上百座,而每个庙几乎都有围绕其活动的鼓乐社。庙会一个接一个,鼓乐声则在长安古城内不绝于耳。

  目前尚保留有长安鼓乐乐谱约百册,曲目3000余首以上,曲名、曲牌有一千二百多个,套曲40多部,包含有极为丰富的民歌、戏曲、说唱以及宫廷和宗教的音乐。

  有人说,长安鼓乐曲目最多,是世界音乐的宝库。

  1954年,当时的匈牙利音协主席沙波尔奇·班采观看了长安鼓乐的演出称赞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忠说,西安鼓乐是中国规模最大,最有系统,律、调、谱、器最完善的古老民间乐种。它比西方的交响乐还要丰富复杂。
 

欢迎咨询
0318-7222172
15931389977